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河南中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11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理论研究、经方研究、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实验研究、临证经验、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药理研究、文献...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国际刊号:1003-5028
国内刊号:41-1114/R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33
复合影响因子:0.97
总发文量:10562
总被引量:52572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121
立即指数:0.0858
期刊他引率:0.7616
平均引文率:10.5278
  • 张仲景活用大黄探微

    作者:陈晓辉; 刘兴兴; 张媛; 李军赛; 何琦; 丹阳; 唐宋; 郜新莲 刊期:2017年第07期

    大黄能攻十积:一攻燥屎之积;二攻宿之食积;三攻血积;四攻饮邪之积;五攻痰积;六攻毒邪积;七攻湿邪之积;八攻热邪之积;九攻癥瘕聚积;十攻石积。大黄补敛正气,安和五脏:一保肝利胆;二健脾和胃气;三强心;四护肾利膀胱;五止血;六推陈致新。大黄是张仲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味药,用时仲师注重剂量、炮制、煎煮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大黄实为良药,用之得当,...

  • 《伤寒论》治呕方药统计

    作者:邹旭峰; 雎世聪; 黄振; 郁保生 刊期: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伤寒论》治疗呕吐的遣方用药特点,为学习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伤寒论》中治疗呕吐的方剂,对“呕吐”关键词的出现频数,治呕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寒论》中含“呕吐”相关字词的条文达87条,治呕方剂共31首,药味精简,最多不超过10味,除去瓜蒂散及重复的药物后,一共运用了45...

  • 《金匮要略》与《傅青主女科》论带下

    作者:郭琛英; 马晓峰 刊期:2017年第07期

    《金匮要略》与《傅青主女科》所论带下,在病因上,皆为湿致带下。在辨证分型上,皆有寒热之别,《金匮要略》最先分类湿热带下与寒湿带下;《傅青主女科》创五色带下,其中青带下、黄带下、黑带下、赤带下均属湿热带下,白带下属湿盛火衰,或可属寒湿轻证,实质也不离寒热两大类。在治法上,《金匮要略》以外治为主,开创了妇科疾病阴道纳药外治的先河,且...

  • 仲景对脉学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冯康 刊期:2017年第07期

    仲景对脉学真正的贡献不只是在于书中所保留的各种详细脉诊法则与实例,而是承上启下地将中医脉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仲景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简便准确的特点,虽然尚有三部诊脉法,但是在书中主要以寸口脉诊法为主,这为后世“独取寸口”的脉诊诊法奠定了主基调。其次,仲景之后的王叔和对于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整...

  • 张仲景论温阳法

    作者:刘亮; 祁冬冬; 谢忠礼 刊期:2017年第07期

    无论外感或内伤、还是正偏虚或邪偏实,疾病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功能障碍,治疗的终极目的在于恢复已损伤的功能。仲景温阳法的概念比温法要广泛,不同于简单的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仲景温阳法则具体说明了如何“温”,从而恢复阳气的相应功能。由于疾病作用于人体的整体性,连贯性,很多证型反映了阳气的多种功能障碍,如亡阳证多表现...

  • 《灵枢经》古今概念术语错乱误解考

    作者:柴瑞震; 陈业兴 刊期:2017年第07期

    《灵枢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仍有较多的文句,以及一些原文断句之误导致错解,以使今书概念术语作出不同的解释,并误解了原意。在研究经典中,难免有失于经典之义,如:《灵枢经》“神乎神,客在门”“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黄帝曰:愿闻...

  • 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

    作者:谢蓉; 王燕萍; 彭丹虹; 刘晓琪; 苏雪芬; 李先涛 刊期:2017年第07期

    症状体征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表现,是识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描述和判定是中医准确辨证、诊病的基础,也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医症状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症名不统一,症状的内涵与外延模糊,复合症状随意组合,症状量化方法不成熟等方面。针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症名...

  • 虚火辨治理论与实践

    作者:戴永娜; 王作顺 刊期:2017年第07期

    阴虚、阳虚、气虚及血虚时均会产生虚火之证,虽古今医家各从自身阐发的某一物质亏虚进行论述,但均引入了相火概念,并认为潜藏的相火由于某因而致向上妄动,从而形成虚火火热之象。临证虚火需全面辨明寒热真伪,方能正确施治,各家理论在虚火论治上体现了异曲同工之妙,需充分发扬以助高效辨治现代疾病。

  • 宋代方书序跋内容探析

    作者:海有霞; 邢永革 刊期:2017年第07期

    宋代是方书大量出现的时代,方书的序跋也随之丰富。从宋代方书序跋内容分析来看,不仅简要叙述了医家在医书编撰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也对医家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还反映了宋代医学的发展背景及发展情况。方书序跋作为医学书籍的一部分,其整理与刊刻,一方面有助于笔者了解医方书籍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对医方书籍的流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试析“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作者:丁德正 刊期:2017年第07期

    将“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癫”释为癫狂病之癫症是不妥的,当时所说之“癫”,或称“癫病”“癫疾”,即癫痫,“重阴者癫”,即病癫痫。“狂”,实乃后世之癫狂病,释“狂”为癫狂病之狂症,欠妥。因《难经》成书时之医学语境,“狂”并不单指刚躁狂暴、逾垣上屋、弃衣奔走等之狂症,多泛指精神异常之病症或现象。读“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宜如读《黄...

  • 《黄帝内经》针刺用神浅论

    作者:董善京 刊期:2017年第07期

    《黄帝内经》要求医者在针刺时“守神”,要有极高的专注力,做好针刺前的解释安抚工作,诊察患者精神状态以及详细问诊病史对于疾病性质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针对经络气血虚实的情况,通过不同针刺的手法调理,从而达到“神气乃平”的状态。《黄帝内经》中针刺用神的理论贯穿于针灸医生诊治患者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针灸科医生做到安患者之神以求...

  • 《黄帝内经》食饮理论探讨

    作者:马振 刊期:2017年第07期

    食饮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悠久历史,与《黄帝内经》成书差不多同时期的“三礼”则对上古食饮的规范叙述详细,但随着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的衰落,食饮中有关“礼”局面的日趋混乱,对中医而言这也成为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间接原因。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环境所致,中医一直是秉承“重养生、轻攻伐”的“常道”思想,在经典和后世诸多医家的著述中也...

  • 太白穴古今定位考据

    作者:李玉婕; 于岩瀑; 赵学谦; 马玉侠 刊期:2017年第07期

    太白穴的定位最早见于《灵枢经》,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对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有调节作用,然太白穴的古今定位存在差异。从临床应用来看,依据《灵枢经》所述定位,公孙穴其单穴主治与原文所述主治契合;太白穴的应用以个案报道居多,从中可见其功效与原文有相似之处。对于大都穴,可从现代太白穴定位治疗临床热证的报道中推测,针刺本节后陷中可能是...

  • 近代名医王慎轩传略

    作者:孟君 刊期:2017年第07期

    王慎轩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妇科专家,笃信佛教,慈悲悯人,为“佛医生”。师从多名名医,创办苏州中医国医学社,创办多个中医刊物,教书育人,孜孜不倦,著书立说,桃李天下。王老中医妇科造诣深厚,注重首求因,治本病,调奇经,疏情志,药轻灵。治疗妇科常见病,王老强调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在脏腑、经络、气血之生理关系的基础上,分析...

  • 浅论《世医得效方》中灸法的应用

    作者:田梦; 娄天伟; 贾红玲; 张永臣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世医得效方》是元代危亦林所著,此书为危亦林家世五代累积的行医经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世医得效方》对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多采用灸法,书中还涉及各科急性热病,时令病及惊、厥、损伤等症。灸治常根据病证和部位而用艾炷灸,并指出“大小以意斟量”,未对灸量进行特定的量化。书中关于灸法治病涉及56个病证,每个病证仅用1~2个穴,且所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