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河南中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11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理论研究、经方研究、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实验研究、临证经验、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药理研究、文献...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国际刊号:1003-5028
国内刊号:41-1114/R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33
复合影响因子:0.97
总发文量:10562
总被引量:52572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121
立即指数:0.0858
期刊他引率:0.7616
平均引文率:10.5278
  • 关于宋本《伤寒论》之研究

    作者:周益新 刊期:2006年第08期

    宋本《伤寒论》,在伤寒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前辈学者在底本探究、校者稽考、版本辨伪、同刻考异、翻刻重印、校注诠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今后研究,应是对现存各藏本进行甄别真伪,明其源流,汇刻校勘,奠定基础。

  • 上医医国

    作者:许敬生 刊期:2006年第08期

    春秋时期,晋平公生病,秦景公派名医和给他看病,诊毕出来后,医和说:“此病已治不好了。这叫做远离男人而亲近女人,迷惑女色而生了蛊病;既不是由于鬼神降灾,也不是由于饮食不调,而是由于沉迷女色而丧失心志。良臣不能使他永牛,上大也不能使他长在。如果君主不死,晋国也肯定要失掉诸侯的拥护。”……晋国大夫赵文子说:“医生也涉及国政...

  • 从《伤寒论》六经辨证谈八纲辨证的起源

    作者:赵英勋; 宋纯坤 刊期:2006年第08期

    八纲辨证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它起源于《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尤其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它和六经辨证有密切关系。因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性质、发展趋向和预后,所以《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中,无不贯穿着阴、...

  • 温热药物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高玉娟 刊期:2006年第08期

    温热药物其性属阳,分辛温(热)、甘温(热)、苦温三大类。可用于温病各期:初起少佐辛温以疏表透邪;中期少佐温通以理气活血,截断温邪深入传变;极期主施辛温开窍;后期少佐温药通阳化气,使阴得阳助而化生乃复,“壮火食气”者当大剂温热以急救回阳。温温病当更多运用温药,因为湿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非温不化。其用于温病的基本作用一...

  • 中药对口腔并发症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柳青 刊期:2006年第08期

    临床上对防治口腔感染的研究很多,许多新型的口腔液、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都从不同角度遏制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2001-2004年,我院应用中药治疗50例口腔并发症患者,有效地降低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哮证病机探析

    作者:王金成 刊期:2006年第08期

    中医界一致认为:哮证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笔者认为,以上认识不够全面,不能概括哮证病机全貌。现将哮证病机分析如下,请同道斧正。

  • 半夏泻心汤加减在临床中的运用

    作者:李艳蓉 刊期:2006年第08期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一首治疗寒热错杂证的主方,由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组成。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处方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

  • 小柴胡汤加减治验举隅

    作者:唐晓红; 时立典; 邓平霞 刊期:2006年第08期

    笔者多年来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报道如下。 1经行发痉 张某,女,38岁,工人,2005年9月28日就诊。自述:自2001年5月以来,每次月经来潮,即颈项强痛,频频发作,甚则角弓反张,四肢痉挛抽搐,时作时止。曾服镇肝熄风之剂罔效。检查:四肢无僵硬,颈肩腰背无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患者平素体虚,经期尤...

  • 半夏泻心汤新用

    作者:宋启霞; 杨丽红 刊期:2006年第08期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炙甘草、人参、大枣组成。其功效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原为治疗肠胃失和、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笔者师从其法,辨证运用本方治疗头痛、口腔溃疡及妊娠恶阻等症,均收良效,兹举验案三则如下。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50例

    作者:武凤英 刊期:2006年第08期

    笔者2002年5月~2005年5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全部为已婚妇女,年龄在22~50岁之间。大多数患者是在妇科病健康普查中,或因其他妇科病来妇科门诊就诊检查时发现的,因此多数患者病程不明确。此病患者早期多无特殊自觉症状,有的伴有腰酸、...

  • 乌梅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

    作者:李合琴 刊期:2006年第08期

    乌梅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胃虚而寒热错杂的蛔厥症。是既能辛温散寒又能苦寒清热的杀虫安胃方剂。我们从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运用乌梅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 猪苓汤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作者:刘剑钢 刊期:2006年第08期

    猪苓汤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烊化另服,下同)、滑石组成。具有清热利水、养阴润燥的功效,是主治水热互结、水肿、小便不利的有效方剂。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猪苓汤对多种疑难杂症,只要是阴虚内热、水热互结之证,常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

    作者:金秀丽 刊期:2006年第08期

    2000年2月-2005年11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02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50-75岁,病程2~6月。当时发病均有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符合中医中风诊断,病程在2月以上,属中风后遗症。主要症状为语言謇涩,右侧肢体瘫软无力60例,占58.8%;左侧肢体无力34例...

  • 李振华教授健脾温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作者:华荣; 罗湛滨; 李郑生 刊期:2006年第08期

    李振华教授是著名中医脾胃学家,是全国首批500位名老中医之一。擅长脾胃病、肝病、疑难杂病治疗。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名医工程,我们有幸拜李老为师,通过跟师随诊,深感李老有“国医大师”风范,中医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独特。对溃疡性结肠炎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现总结探讨如下。

  • 陈福如教授治疗老年脾胃病经验

    作者:刘青 刊期:2006年第08期

    陈福如(1940-),男,196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第三批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之广东省名中医。陈福如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